七天春節(jié)長假過完,今天是上班第一天。你是不是還沒有回到工作狀態(tài)?是不是還在很郁悶地想,為什么假期過得這么快?為什么我們又要開始苦不堪言的工作?
可想而知的是,所謂“節(jié)后綜合征”的報道,又會大量出現(xiàn)在媒體上,好心的醫(yī)生們會開出各種食譜和藥方,心理學家們也會諄諄教導,列出一條條“心理調適法”……
“節(jié)后綜合征”是客觀存在的東西,還有一個專門的英語名詞post-holidaysyndrome。厭倦工作,效率低,精神不集中,焦慮、神經(jīng)衰弱……醫(yī)生和心理學家們的藥方或許確實是對癥下藥的。不過我覺得,在對付“節(jié)后綜合征”的時候,倒是認真去思考一下“工作”價值的好機會。
你敢大聲說出工作快樂嗎?
把工作和假期對立起來,是常規(guī)的思維。如果把工作完全當成是謀食的手段,那么,假期幾乎可以定義為“不工作的日子”,這樣你的人生就陷入了兩分法:工作與不工作?!肮?jié)后綜合征”的病根,多數(shù)就在于這兩者界限太分明了,以至于“越界”時刻難以自拔。
我的同事們在這個長假里,很多人只是名義上在休假,他們仍然奔波在新聞的一線。轉一段我們一位年輕記者在除夕當天的“工作微博”給大家看看吧:“除夕奔跑在火車站汽車站間采訪,我都快成圣誕老人了,幫一個錢不夠的小伙子買票,給回貴州民工帶著的五個孩子買了一堆漢堡。幫背行李,幫買地鐵票換乘……其間付出與花費遠遠超過一篇稿子的價值和收益,但是看著一顆顆平凡而堅韌的心,向著同一個世界上最溫暖的目標跋涉,我就沒辦法控制心中的感動。”
我們的文明發(fā)展到現(xiàn)代,工作不光具有謀食的功能,更是一種價值:你對社會是有用的,作為個體,你在改變著這個社會,無論是工作時還是休息時。當你能認識并享受自己工作的價值,并且你的價值能被公平地認可并獲得合理回報的時候,工作和休息的分界就不會那么明顯:這兩者都是“生活”,都是在追求一種“善”,這種善,是讓社會文明進步的源動力。我們用假期來陪家人、做好事、放松自己的身和心,我們用工作來提高親人的生活水平,來讓陌生和熟悉的人們生活得更便利,實現(xiàn)自己對社會的價值,推動社會向現(xiàn)代文明進步。
今天上班了,我們能不能鼓起勇氣大聲說一句:工作快樂!無論你是老板還是打工者,無論你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,努力讓你的工作向善,努力讓你的工作對他人有益,努力讓你的工作有助于社會公平和正義——讓你的工作和休息一樣,帶給自己價值,帶給親人價值,帶給社會價值,你光明,你周圍便不黑暗。
如此,“節(jié)后綜合征”還能是問題嗎?祝工作快樂,生活更快樂!